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 >  PPT课件  >  语文课件  >  《死海不死》PPT课件3

《死海不死》PPT课件3

发布日期:2020-01-11

《死海不死》PPT课件3

了解作者

周而复(1914~2004)

中国小说家。 原名周祖式。原籍安徽旌德,生于南京。学生时代即开始文学习作。193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《夜行集》。他创作的长篇小说《白求恩大夫》,曾产生广泛影响。自1977年起,以主要精力写作全景式反映抗日战争壮阔历史的长篇小说《长城万里图》(共计6部),代表作《上海的早晨》以改造民族工商业者为题材,塑造了各具个性的资本家形象,规模宏大,构思严谨,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。有小说集《春荒》、《高原短曲》、《山谷里的春天》,中篇小说《西流水的孩子们》,长篇小说《燕宿崖》等。

... ... ...

整体感知

(1)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。

(2)划分文章的结构。

本文结构:

一(1—4)死海的特征

二(5—6)死海的成因

三(7—8)死海的现状和未来

... ... ...

研读课文

1.本文说明对象有何特征?

2.如何理解“死海不死”中的两个“死”字?课文最后的一个“死”字又有何含义?

3.死海是如何形成的?

4.死海的现状如何,死海的未来又将会怎样?

死海的特征

1、水中没有生物,海边寸草不生

2、屡淹不死,自由游弋

3、死海海水咸度很高

... ... ...

第四段前面三个数字的排列顺序有什么特点,为什么这样排列?

明确:三个数字是从大到小排列的;所列举的三个数字,说明三种主要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之多,表明统计得精确、具体,具有科学的权威性,准确说明了死海的本质特征。

阅读第三、第五段思考:这两则传说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?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什么作用?对表达文章的效果起什么作用?

1、叙述、描写

2、第一个传说说明:死海不死;第二个传说说明:死海的成因。

3、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

小结

本文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。作者在说明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中,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叙述和描写,使文章既不失其知识性、科学性,又具有生动性,可读性。

关键词:死海不死教学课件,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下载,七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,死海不死PPT课件下载,.PPT格式

更多关于《 死海不死 》PPT课件, 请点击 死海不死ppt标签。

《死海不死》PPT课件2:

《死海不死》PPT课件2 1、初读课文,思考斜体词在文中的含义 (1)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。( ) (2)真是死海不死。( ) (3)数百年后,死海真的要死了。( ) 2、第四自然..

《死海不死》PPT课件:

《死海不死》PPT课件 按要求 听朗读 1、给画线字注音并解词: 游弋( ):(兵船)巡逻。课文指游来游去。 安然无恙( ):指事物未受到任何伤害或损坏。 不逊( ):不差。 干涸( ..